kubernetes 中的 Qos
Kubernetes源码kubelet 每个Node节点上都运行一个 Kubelet 服务进程,默认监听 10250 端口,接收并执行 Master 发来的指令,管理 Pod 及 Pod 中的容器。每个 Kubelet 进程会在 API Server 上注册所在Node节点的信息,定期向 Master 节点汇报该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,并通过 cAdvisor 监控节点和容器的资源。
上篇文章 kubernetes service 原理解析 已经分析了 service 原理以 kube-proxy 中三种模式的原理,本篇文章会从源码角度分析 kube-proxy 的设计与实现。
前几篇文章已经分析了 service 的原理以及 kube-proxy iptables 模式的原理与实现,本篇文章会继续分析 kube-proxy ipvs 模式的原理与实现。
iptables 的功能
在上篇文章kube-scheduler 源码分析中已经介绍了 kube-scheduler 的设计以及从源码角度分析了其执行流程,这篇文章会专注介绍调度过程中 predicates 和 priorities 这两个调度策略主要发生作用的阶段。
Kubernetes源码kube-scheduler kube-scheduler 负责分配调度 Pod 到集群内的节点上,它监听 kube-apiserver,查询还未分配 Node 的 Pod,然后根据调度策略为这些 Pod 分配节点(更新 Pod 的 NodeName 字段)。 调度器需要充分考虑诸多的因素: 公平调度 资源高效利用 QoS affinity 和 anti-affinity 数据本地化(data locality) 内部负载干扰(inter-workload interference) deadlines